作为全欧洲最繁忙的港口,鹿特丹港在过去的一年里共有105,000艘内河船和29,000艘海船驶入和驶出,运载了共计4亿6百多万吨货物。自从冠以世界上最大港口名号后,鹿特丹港一直在招募机器人公司、先进的制造业和创业公司的加盟,旨在成为世界第一的智能港口。
图片:鹿特丹港,,来源:TCT
有趣的是这个最繁忙的港口在创新层面上颇为积极,还引入了3D打印技术来按需制作船用部件。
“创新”对鹿特丹港并非陌生的词汇。以1966年的例子来说,当时鹿特丹港第一次想出使用40英尺长带有双开门的钢制箱子来装载货物,这使得集装箱这一发明首度呈现于世人的眼前,虽说这一发明如今看来十分简单也十分基本,但鹿特丹港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港。通过与创新生态公司合作探索更加智能化的海洋工程和物流运输,鹿特丹港持续保持着这种开拓精神。
图片:定向能量沉积金属3D打印,,来源:TCT
该战略的其中一部分就是RAMLAB,这是一个专门进行增材制造的场所,于去年11月成立,专门制造按需认证的金属零部件。该场所的首个实验室是在鹿特丹港,在InnovationQuarter和RDM Makerspace的合作下建成,并提出如果大型金属零部件可以根据需要在当地生产,可以显著缩短漫长的交货时间,并降低库存成本。一个由20多家公司组成的集团,通过一些典型的海运零部件的案例,分享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并研究了增材制造是否可以应用其中。最近的一个项目是与Autodesk合作的,为期一年,通过混合增减材制造技术来探索船用螺旋桨的制造。
图片:空心螺旋桨叶片原型,,来源:TCT
“总是人适应环境,而非环境适应人,当然除非你是乔布斯。”Autodesk公司的Kelvin Hamilton表示。“我们对我们的合作组织充满信心,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或个人什么都懂,但如果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就可以更快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Autodesk开始于设计和建造单个螺旋桨叶片,以证明线弧增材制造(WAAM),这是一种类似于焊接的技术,利用Valk焊接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不受成型尺寸限制地制造大型零件,然后再经过机器精加工。Kelvin解释道:“这将能很快融入到应用端,因为WAAM使用金属焊丝作为原料,所以也就意味着不需要SLM技术所需的特定粉末,也没有余料处理问题,因此港口工程师们可以继续使用他们一直在使用的材料。”
图片:最终完工时的螺旋桨,,来源:TCT
目前看来,这种材料的易用性会是RAMLAB成功的关键。因为直到目前,海运业使用3D打印技术的步伐还十分缓慢。然而因工业备件在其供应链的重要性,3D打印技术未来必然大有可为。通过先难后易的方式,先攻克最难的部分(螺旋桨设计目前还不能使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生产),联盟的目标是用这种方式展示3D打印技术到底多厉害。
图片:在建造过程中检查零部件,来源:TCT
“我们这个行业虽然保守,但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的开放实验室邀请大家前来参观,让大家看看它究竟可以做到什么程度。”RAMLAB董事总经理Vincent Wegener解释道。“当他们亲眼目睹实验的成果后,他们就会看到其潜力所在。”
第一个螺旋桨就是用不锈钢材料进行制作的,不锈钢与目前用于航海部件的防腐蚀材料的船用镍铝青铜非常相似,以不锈钢为材料测试将可作为镍铝青铜一种概念验证。与航天等行业不同,船舶工业对产品的重量要求不高,所以团队可以用实心打造螺旋桨。但Kelvin表示,就未来的投资回报来看,还是需要生成性设计或者中空填充的产品。一旦材料测试完成,团队将开始构建船舶行业的增材路线图,并用实际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来收集真实数据。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就可以安置在船上进入正常使用,进一步测试其寿命和耐腐蚀性表现。
能否下海?
一旦产品完成,下一个挑战就是认证和风险管理组织,劳氏船级社与RAMLAB合作处理WAAM的认证过程。之前还没有适用增材制造的最优或标准化认证体系,自2015年与TWI合作以来,公司一直在寻找关于增材制造零部件的第三方认证。
“RAMLAB项目是迈向该产业激动人心的一步,它代表着类似于WAAM这种增材制造工艺的潜力,”劳氏创意部总监Tom White解释说。“在RAMLAB,我们的专家和代表们跟各行各业的设计师、终端用户以及制造商一起,提供指导、共同合作解决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技术及安全规范问题。”
劳氏发行了专为增材制造技术设计的指导说明和路线规划,其将为增材制造部件在对安全要求较高行业的使用提供指导。如今他们已经利用知识和经验总结,帮助增材制造的零部件和工艺安全地投入了市场。Vincent说,在RAMLAB,他们正在研究完善如何监控WAAM工艺以确保生产出可信赖、可重复生产的产品。
Tom还说,“在为这些制造工艺和产品提供认证和质保中,我们支持合作方去根据每一个不同的项目开发完整的定制化的方案,只要其符合生产过程规格和使用情况。”
一个创意中心
RAMLAB和其他几个新兴的科技公司算是鹿特丹港内广义范围上的创意集群,包括环保材料开发商MgAubel;为内河航运提供实时信息的AIS Buddy 软件公司;和每次可以从水中移出500kg的垃圾前卫水下无人机—Water Shark。
按照RAMLAB对供应链的理解,他们就像一个文件夹的数据储存库,他们可以用自己的金属3D打印机在几天之内完成零件的生产并直接送到码头,而不用花费数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运输传统模式制造的部件。在海工设备内部零件的制造上(像石油钻井平台)也可以少一些材料的损耗,或者与焊料合为一体。
虽然它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是世界各地的港口已经对它产生了兴趣,他们都希望能成为这种数字化生态系统的参与者,Vincent说这样就会产生一种类似“谷歌安卓手机联盟”的效应。鹿特丹港想成为这个领域的谷歌,并引领其他港口以这种构想让海洋产业遵照工业4.0的标准发展。
Vincent还补充道,“我们只是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一智能港口大战略的一部分。只是这个拼图中的一小块。”
了解更多3D打印的应用,透视行业发展趋势,欢迎制造业应用端、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金融机构、政策制定人士等,参加TCT亚洲展会及峰会。
下载资料,请加入3D科学谷3D产业链QQ群:529965687
查找往期文章,请登陆www.51shape.com,在首页搜索关键词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editor@51sh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