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3D打印圈子里存在着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大家想着的都是靠卖设备生存,而不去仔细考虑还没有进入到产业化领域的设备市场,这是多么小的一个市场,更不要提还有很多要造设备的企业;而另一边很多买设备的企业仅仅是因为有了这笔预算一定要用掉,买好设备后又无法使用,只好将设备束之高阁。也就是说一方面3D打印行业的商业模式在国内是十分不健康的,另一方面很多3D打印设备的市场需求是人为而不真实的“伪需求”。
3D打印要在中国发展起来,一切还需要从需求出发!
那么为什么3D打印一直与国内的制造业“隔层肚皮”,除了国内的企业还很难认识到3D打印为其创造的价值这层认知层面上的障碍,还有没有其他的障碍?
-- 3D打印不是孤岛
我们拿国际上的3D打印服务企业FIT来说,FIT是德国增材领域最大的3D打印服务商之一,公司成立于1995年,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到增材制造服务领域的厂商之一,FIT提供塑料和金属两个领域的打印服务。
然而,FIT的实力是专注在3D打印领域吗?在3D科学谷看来,FIT只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是因为其综合实力,FIT的业务主要围绕着三块核心领域开展:原型、增材制造设计与制造(ADM)以及研发。研发板块主要涉及到系统、工艺以及材料的开发。FIT认为只所以大多数终端用户并没有为数字制造做准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增材制造如何在制造领域将发生的深远影响的全局图。而增材制造技术要在制造领域发生深刻的影响则必须与传统的常规制造工艺相结合。
除了FIT这些已经被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此外通过在线服务平台Xometry的成功商业模式也可以看到只有“穿透”3D打印与其他加工技术的屏障才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为市场所需要的商业模式。自2013年成立以来,Xometry在2017年还获得了包括GE在内的2300万美金的投资,其特点正是将云制造、软件、3D打印、传统制造串联起来并和谐的共处一室,为制造业提供更快、更精准的服务。
与很多“死撑着”的3D打印服务平台不同,Xometry本身并不提供任何3D打印服务,而只是通过自动匹配订单这样的“撮合”交易,从线下的加工服务制造商收取一定比例的订单提成。这样的平台将极大缩短原来的供应链,也发挥对社会有效资源精准配置的价值。而GE只所以投资Xometry正是因为GE在过去的几年内一直在通过Xometry的平台完成他们的一切外包订单的加工,GE发现了这一商业模式的价值。Xometry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客户群,包括宝洁、波音、丰田、雷神、GE、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防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Xometry的商业模式已初见成效,究其本质除了提供线上自动匹配订单的便利之外,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研究,Xometry更偏重于工业领域,而且将3D打印、机加工、板材加工等一系列工序作为打包方案来进行订单撮合是其迅速成功的一大原因。
-- 将常规制造工艺与3D打印工艺相融合
不同于铣削、喷涂、冲压和铸造等传统制造工艺,3D打印可生产任意造型的产品,包括具备空腔或蜂窝结构的创新型轻量化组件。这勾起了汽车与航空领域的极大兴趣。现在,许多3D打印技术已克服了应用于工业生产时所面临的障碍。
然而要将常规制造工艺与增材制造工艺相融合仍需克服重重阻碍。
根据西门子,3D打印使用的设计技术与常规制造截然不同,产生的数据格式亦大相径庭。随着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现在,工业界在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都使用端到端软件工具来无缝记录产品的所有相关数据,而为了使增材制造部件适用于这些系统,研发人员必须费力地转换数据格式或更新产品信息。如今,西门子已研发出能够弥合这一缺口的软件。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所必须要应对的挑战之一便是其与常规制造工艺截然不同的产品设计方式。常规CAD技术以个性化制造工艺为导向,可以设计出精确定义的几何形状。与之相反,3D打印设计往往采用结合了多面体的层面数据来设计任意造型的物体。然而,与传统技术相比,3D打印设计的精度较低,这抵消了其在设计自由度上的优势。
针对这一点,西门子已研发出名为“融合建模(Convergent Modeling)”的全新系统,在一个软件解决方案中完成了增材制造与常规制造的结合。融合建模现已成为NX软件的一部分。产品研发人员可以利用其熟悉的CAD程序来设计面向3D打印的产品,而不必转换数据。这个新系统可确保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信息都能被无缝追踪。
融合建模让设计人员能够以全新的方式探索3D打印的更多可能。通过采用被专家称为“创成式设计”的方法,研发人员可以始终如一地按要求设计产品,而不受任何制造相关限制的影响。例如,在设计连接件时,相关人员需考虑包括可用空间、与其他组件的连接点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力等因素。而最新版本(11.0.1.)的NX提供了名为“拓扑优化器”的专用程序,可根据特定产品功能的要求,自动计算出最佳的几何形状。相比于常规制造工艺,这种方法生产出的同类产品不仅轻巧得多,而且具备相同的强度。此外,它还允许相关人员采用常规制造工艺加工3D打印部件。得益于此,3D打印设计生成的较为粗糙的几何形状可以变得更加精确。例如,两种制造工艺相结合后,相关人员便可以制造出达到CAD质量水平的钻孔。这个新系统还有利于轻松处理扫描得到的几何形状。这是因为设计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将特定组件的3D扫描图形融合到设计过程中了。融合建模也能够无缝集成多个数据模型,因而非常适用于3D打印。
融合建模正在将增材制造进一步融入工业制造的过程当中。通快公司(Trumpf)是全球最大的机床制造商之一。通过与通快公司合作,西门子已为一台激光金属熔融设备配备了NX工作站,并由NX软件来直接在CAD-CAE-CAM等环境中控制一台3D打印机。此外,西门子也已与3D打印公司Stratasys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除了西门子融合建模软件解决方案,3D打印行业专家EOS还推出了
Additive Minds (“增材思维”)。Additive Minds(增材思维)从咨询服务、创新中心和客户研究院三个核心领域为初涉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支持,其中包括从直接的员工培训到完备的应用开发支持以及全面的生产基地规划等各种服务。EOS的Additive Minds(增材思维)研究院额外提供一系列增材制造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持续时间为 2 天至 6 个月不等。这些课程涵盖增材制造技术的方方面面,从部件筛选及选择到参数调整、晶体结构以及熔池监控等均有涉及。这些培训都有助于“破冰”3D打印与传统制造之间的隔阂,从而将3D打印与传统制造相融合。
参考来源:西门子
资料下载,请加入3D科学谷3D产业链QQ群:529965687
更多信息或查找往期文章,请登陆www.51shape.com,在首页搜索关键词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editor@51sh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