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科学谷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增材制造洞察力体系,作为连接增材制造领域国内外业内优质资源的平台,3D科学谷与AMPOWER合作面向全球市场的增材制造年度全球研发市场报告。本期,3D科学谷选取了填写了网上问卷的国内部分企业(包括设备、软件、材料领域)的研发情况与行业分享第八期的中国3D打印-增材制造设备、材料、软件研发进展情况。
透过市场研究,洞察3D打印-增材制造发展趋势!3D科学谷与AMPOWER合作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增材制造年度全球研发市场报告计划于2021年3月底/4月初发布,敬请期待!
确立明日势能的今日研发
l 名称: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l 2020研发: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制备的超高强钢丝材成分设计科学合理,采用超高强钢丝材电弧增材制造堆积体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可达1330MPa以上,屈服强度1250MPa以上,同时延伸率可保持在8%以上。
l 公司名称:佛山宇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l 2020研发:佛山宇仁智能科技开发了增材制造领域的点阵测温机构,测温台设有用于测量工件表面温度的测温模块,通过测温探头距序列分布对打印工件的上表面相接触进行测温,从而有效减少对因被测表面有渣壳或沙粒而影响测量。
l 公司名称:浙江工业大学
l 2020研发:采用绿色环保的激光熔凝方法处理待沉积钛合金基体表面,代替了传统化学预处理方法;激光与电沉积的交互处理,解决了传统电沉积无法无限沉积的缺陷,不仅提高了沉积层质量,也提高了基材与沉积层的结合力。
l 公司名称: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l 2020研发:钢钛复合材料高效制造系统制备的钢钛复合材料可以为钢‑钛双层复合也可以为钢‑钛‑钢‑钛多层复合,复合层数和方式不受限制。技术柔性高、灵活性更强、周期短,对环境友好。
l 公司名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l 2020研发:研发的常压水下激光增材装备结构合理、智能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适用于水下激光增材制造工件,以及完成对工件进行水下环境激光再制造和激光焊接。
l 公司名称:广东镭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l 2020研发:通过三束激光对当前层进行熔覆成型,可以去除熔熔融态金属中的气孔、使晶粒均匀生长、固‑液两相时进行强制补缩。同时消除内部裂纹,层间更加致密、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最终提高金属零件的内部质量和机械力学综合性能。
l 公司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l 2020研发:采用碳纳米管和光敏树脂作为浆料,然后利用三维全波电磁场仿真技术模拟仿真出超材料结构,再采用光固化打印技术SLA将浆料进行实物打印制备,最后在氮气氛围中进行煅烧处理,得到具有蜂巢结构的碳纳米管基宽频电磁波吸收蜂巢超材料。这种蜂巢超材料吸波材料在2‑18 GHz范围内具有超宽的有效电磁波吸收频段。
l 公司名称:吉林大学
l 2020研发:通过添加纳米TiC和TiB2,能显著提高钛合金粉体经增材制造零件的等轴晶比例,以减少柱状晶,使增材制造后的组织的均匀性得到大幅度改善,从而可以避免各向异性现象,减轻裂纹形成倾向,提高增材制造金属产品的强度和塑性。
l 公司名称:长春理工大学
l 2020研发:结合了超声辅助和激光表面改性的优势,达到增加金属离子的动能和活度的作用,实现提高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的效果,促进具有纳米晶或者纳米栾晶的金属成型。在激光诱导下,在阴极表面形成更多的形核点,进而提高电化学沉积效率和沉积质量。
l 公司名称:西安航空学院
l 2020研发:解决了传统统模具加工和钣金加工难以实现的大曲率、高精度、空腔体无人机机身部件的制造问题。
l 公司名称:苏州鑫之博科技有限公司
l 2020研发:将多传感器和过程控制算法一体集成,保证增材制造质量,根据增材过程反馈参数,对电流、送丝速度、送气速度进行实时的调整,实现高速高质量电弧增材打印。
l 公司名称: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l 2020研发:通过增材制造减弱了增压涡轮叶片翘曲变形风险,避免因应力收缩造成的零件缺陷。
l 公司名称: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l 2020研发:通过增材制造技术一步或多步成型金属支撑框体。再通过热喷涂、流延成型、丝网印刷或者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金属支撑框体上按需制备阳极、电解质和阴极,利用电解质的致密结构实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的自密封。可免除钻孔、焊接、封装、粉末冶金、高温烧结等传统工艺,实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提高制备效率。
l 公司名称:南京联空智能增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l 2020研发:采用增材制造机器人与激光加工机器人协同工作的增材制造方式,激光加工机器人重熔改善增材样件表面的搭接痕迹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弧增材表面的精度,提高增材制造效率。
l 公司名称: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l 2020研发:实现在大段胫骨和踝关节距骨缺失且韧带缺失后,对踝关节运动功能的修复,按照患者的解剖结构设计,其运动旋转中心与自然骨运动中心尽可能一致,运动接触面的位置与自然骨接触面尽可能一致,各组件之间拆装方便且安装后稳定性强,保证踝关节运动稳定、不脱出。
虽然2020年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下,3D科学谷发现相比于2019年,2020年国内在增材制造领域的研发上资金投入呈现出30%~40%的增幅。另外在复合材料、过程控制、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开始呈现出加速趋势,这与之前大部分投入集中在设备开发领域有了多样化的变化。
3D打印行业的增长依靠研发的驱动,在3D科学谷创始人Kitty看来3D打印对制造业的升级能力将以创新为“指数”,应用端的引入深度与广度为“底数”,实现一场幂次方的附价值创造革命。
3D科学谷全球战略合作伙伴AMPower曾预测,到2023年,73%的增材制造航空航天零件将是最终产品零件(而不是用于原型用途)。关于全球增材制造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洞察,欢迎参加2021年5月27日国家会展中心(7.1号馆)举办的TCT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期间3D科学谷创始人Kitty关于《全球增材制造市场技术趋势、市场概况及发展预测,中国市场典型产业化应用》的主题分享。
此外,3D科学谷与AMPOWER合作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增材制造年度全球研发市场报告计划于2021年3月底/4月初发布,敬请期待!
白皮书下载,加入3D科学谷QQ群:106477771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3D科学谷,并链接到3D科学谷网站原文。